
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玉琴 通讯员 田晶 季峰
一边在企业吸收新鲜的技术知识,一边带着学生做项目课题,将市场需求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;利用多年技术研究成果,给企业制定技术诊断方案……这个寒假,不少武汉职校教师在企业、学校两头忙活,不亦乐乎。
极目新闻记者探访了解到,近年来,武汉校企合作实践案例越来越多。教师去企业锻炼学习,企业邀请教师“上门问诊”,校企的互需互动,不仅实现了双赢,还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子。
边实践边带学生
打造有效课堂
2022年12月29日上午,何欢正在查看同事采集回来的数据,准备生成数据图。去年上半年,她主动报名参加亚搏欧冠平实施的“百名访问工程师”计划,在企业进行脱岗实践。眼看着挂职协议就要到期,她还有点舍不得。
“我毕业后就做了老师,一直想去企业学习新技术。”何欢表示,高职教学偏理论,如果只是一直在校园里埋头教学,很容易跟市场脱节。去年6月1日,何欢到广州南方测绘武汉分公司挂职摄影测量技术工程师岗位。
在企业,何欢跟着技术人员学习用无人机采集测绘数据。“我现在已经可以熟练操作无人机。”何欢兴奋地对极目新闻记者说,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,她可以带着学生使用之前闲置的无人机设备,让教学工作变得更有效率。
这只是何欢教学实践的一步。“新学期开始后,我还会将在企业所学穿插整理到教案里,更新专业教材。”在何欢看来,去企业锻炼,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,有助于打造有效课堂。
何欢同时参与了挂职单位的农村土地房屋调查项目。“我负责把同事整理好的建模数据生成数据图,这方面的工作我会带着学生一起做。”何欢透露,学生很乐于参与这种工作,不仅能学到新技术,还可以得到一定的报酬。
该校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田晶透露,她目前正在收集2023年访问工程师派驻申请需求。“大家积极报名的主动性特别高。”田晶说。
日前,中央印发了《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》。《意见》提出,职业教育改革重心由“教育”转向“产教”,更加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。将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、产业转型、区域发展捆绑在一起。
武汉高职院校选聘教师去企业进行社会实践,同时教师作为技术顾问为企业纾困解难,双向流通之下,校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,创新良性互动机制,合作变得更加密切。
详情链接:https://ctdsbepaper.hubeidaily.net/pc/content/202301/12/content_207825.html